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学生天地 - 正文

人文谱新篇 学子启新程——清华附中“日新讲堂”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1-27 作者:  点击数:

11月27日,清华附中“日新讲堂”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成功举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为清华附中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文化与心灵的盛宴。

副校长白雪峰主持“日新讲堂”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校长方妍强调了人文精神对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清华附中“科技与人文并重”和“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理念。她强调,清华附中的教育应当是回归本质的教育,希望同学们通过日新讲堂的人文精神熏陶,深入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到“行胜于言”,提升个人修养和人文素质,成就君子品格。

方妍校长在“日新讲堂”启动仪式上致辞

作为当代文学创作大师,梁晓声先生是知青文学的开创者,他以朴素的笔触、寓言化的风格和现实主义的手法,力求体现百姓生活的本真样貌,传达社会良知和群体意向。他的作品在深入剖析社会矛盾与问题的同时,传达着人性的温暖。

梁晓声讲座现场

学生主持人

讲座中,梁晓声以亲切的口吻、生动形象的故事,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丰富的阅历,与同学们探讨读书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他提出了我们要积极处理好“理性脑区”和“感性脑区”的关系,以拓宽自己思考的广度和发展空间。同时,他强调读书应追求广度和深度,并应关注情节之中的细节。在坚定的鼓励之中,在亲切的对话交流中,他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本真的自我”的深刻含义。

接下来的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梁晓声先生讲座中的内容提出了关于文化素养、个人写作与文学创作等方面的问题。他耐心解答,并叮嘱同学们牢记“开卷有益”,在欣赏中体味读书的意义。

学生提问

梁晓声解答学生困惑

讲座开始前,梁晓声先生欣然为学校现场题写“百年传薪火 时代育新人”,并为清华附中图书馆收录的个人文学作品签名留念。

题词

为图书馆藏书签名留念

部分学生感言:

“日新讲堂”第一讲,梁晓声先生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讲座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梁先生也表达了对附中学子们的肯定和期许。这次讲座,我收获了提升人文素养的方向和方法,对语文学习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十分期待下一场的“日新讲堂”,并诚挚地希望梁先生能再次来到附中开展讲座。

——初三15班 张桐宇

梁晓声先生的讲座可谓字字珠玑,他从文科的意义出发,讲到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关于社会现象的分析,鞭辟入里;对于阅读的建议,真知灼见。梁先生以一位文坛大家的底蕴启发吾辈少年的懵懂。人文日新,清华少年共勉之!

——初三18班 李奕瑾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作为清华附中的学生,有机会能够在“日新讲堂”聆听梁晓声先生讲解“读与写”,我不胜荣幸。梁先生倡导我们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不应对“文理”产生任何所谓的“世俗的偏见”,人文学科能带给我们柔韧的力量。

——高一14班 方元

梁晓声先生的讲座从学习和生活出发,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如文理科思维是否存在高下、各种生活场景的娱乐化是利是弊等。这些话题本身的可探讨性,加上梁晓声先生独到的见解,让我重新认识到了不同人对于同一问题可产生复杂而多样的结论。这无疑启发了我们对社会中的现象进行更为持久的反思与探究。

——高一16班 吴美畅

本次担任首场“日新讲堂”的主持人,我感触颇深。通过方校长、白校长对“日新”的阐释,以及梁晓声先生对同学提问别出心裁的回应,我领悟到何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于我而言,担任主持突破自我是一种“新”,聆听讲座获取新知、得晓桎梏也是一种“新”。青春之颜色,于此再添一笔。

——高二15班 朱家宏

梁晓声先生生动的讲座和渊博的学识,使同学们度过了一个充实难忘的下午。他的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加深了对文学的理解,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为人处世的道理,更让同学们意识到了自己所肩负的“人文日新”的重担,体会到“行胜于言”的重要意义。同学们将铭记梁晓声先生的教诲,以他编写的“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鞭策自己做博雅君子,奋力书写无悔的青春!


文字:鲍欣平 高虹超

图片:高虹超 李汉石

审核:方妍 张洁 杨瑞 岑逸飞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办公室电话: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清华大学北侧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